坐在枯燥的教室中,總是覺得自然課程索然無趣?自然老師在台上滔滔不絕地講述課程,學生卻一個個東倒西歪,甚至已經開始打瞌睡?其實,自然課程是非常有趣,前提是學生能否動手做,讓學生在上課中,親身去體會課程內容。那麼,你也會和我一樣,開始愛上自然!
在104學年度,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根據教育部公布的「輔助中小學利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實施計畫」,實施「到校服務活動」,台中區包括本校光德國中共有十五所國中小有幸成為計畫中的一員。民國105年9月10日,自然科學博物館派專門員來本校實施80分鐘的教學活動「聲波創課—排笛」,學生在課程中了解聲波的形成,並實際動手做排笛。課程實施的過程中,第一堂課學生們仔細聆聽聲波的形成,看著老師將抽象的聲波講得活靈活現,讓人身歷其境。第二堂課是排笛活動,學生與學生間互相討論如何製作才能做出最完美的排笛。雖然有人成功,有人中途失敗,但在同學的互相砥礪和老師的協助下,每組都完成了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排笛。最後在大合照下課程圓滿結束。
另外一個場次帶領大家認識昆蟲的翅膀,大家都知道昆蟲會飛靠翅膀!但是翅膀的構造到底是如何呢?難得一件的昆蟲翅膀與構造在這2個小時內讓同學大呼過癮!
這次課程活動進行得非常順利,在遊戲活動歡樂之餘,傳遞重要知識給學生,讓學生能在遊戲中學習。課程已經不能再像過去一樣死氣沉沉的,而是要更生活,更有趣地呈現在學生面前,來開啟學生學習的動機。
↧